收盘价10.52元,大涨 363.4%。这是新华联(代码000620)7月8日复牌首日收获的战绩。
当天,新华联的表现不出大多数证券分析师所料,10.2元开盘后开始上攻,一度达致12.15的高位。显示屏上跳跃的交易数字,对于原圣方科技的4万名流通股东而言,这情景已睽违5年。
感慨的不只是流通股东,从2009年3月3日新华联重组S*ST圣方获得国家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有条件审核通过至今,第一大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历了14个月的漫长等待。牡丹江市政府此刻也终于放下了背负五年之久的包袱,还得到了新华联在该市大举投资开发地产及将响水米业包装上市的承诺。随同新华联参与此次重组的泛海投资和巨人投资等伙伴,一年多时间也将迎来5倍的账面收益。
今日皆大欢喜的局面,其到来之路却充满曲折。
坎坷重组路
1996年上市时的牡石化,2000年首度重组后的圣方科技,2011年7月复市的新华联,这只代码为000620股票不断变更的名称背后,是一段曲折的历程。
1996年10月,牡丹江石油化工厂改制而来的牡丹江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募集26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东北城市牡丹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这家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石化企业,炼油能力一度达到30万吨/年,曾步入化工部百强企业,是牡丹江市的利税大户,地方财政支柱企业。
经历上市后短暂繁荣,牡石化业绩很快滑落,表现差强人意。地方政府企望借助外力扭转颓势,在其支持下,“牡石化”股本总额28%的国有法人股协议被转让给西安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牡石化”2000年3月改名为“圣方科技”。
但圣方科技的引入,最终成 “引狼入室”。不但未能成功带领公司实现由石化向高科技的转型,大股东西安圣方还导演出违规担保、侵占上市公司财产、虚假合同、收买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闹剧。
2005年,圣方科技出现财务危机,被冠上ST帽子。2006年初,圣方科技因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东窗事发入狱。
重寻买家的圣方科技,迎来了新的大股东首钢控股。2006年6月首钢控股以3000万元竞得原大股东持有的28%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但命运并未出现转折,因拟注入的资产出现权属争议,首钢控股未能对圣方科技进行实质意义上的重组,复牌希望再度落空。地方政府为保住壳资源还不得不每年给予补贴。
转机出现在新华联的介入。2009年8月24日,新华联控股与首钢控股签订《股份转让协议》,首钢控股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8725.56万股转让给新华联控股,S*ST圣方的重组开始由在资本市场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华联系”主导。
2009年11月16日,ST圣方与新华联置地的全体股东——新华联控股、长石投资、合力同创、科瑞集团、泛海投资、巨人投资签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决定以向新华联置地全体股东发行12.86亿股股份的方式购买新华联置地100%的股权。大股东新华联控股将将麾下最优质资产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整体注入S*ST圣方。股改程序同时启动,非流通股股东向全体流通股股东送股,以每10股送4股股份支付对价。公司此次发行股份的价格为2.27元/股,为公司股票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1.11元/股的204.5%.。
2010年3月3日,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有条件审核通过.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2011年4月15日,重组方案才最终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复,并豁免其重组方新华联控股和一致行动人的要约收购义务。
4月27日,ST圣方将公司名称拟变更为“新华联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华联”。6月10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7月8日,成功复牌上市。
完美对接
新华联此次成功重组S*ST圣方,再次体现了2138com太阳集团老板傅军的独到眼光和长袖善舞。作为国内多元化的一个标杆企业,2138com太阳集团除了成功打造出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东岳化工、华联陶瓷等系列品牌外,旗下还有东岳集团、通葡股份等多家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新华联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集团的旗舰企业,本次亮相资本市场更充满想象空间。
新华联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章鸿介绍,新华联地产早在1992年就开始涉猎房地产开发领域,历经19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拥有12个控股房地产子公司和10余个在建、拟建项目的跨区域集团型企业。先后开发了新华联锦园、新华联家园、北京青年城等数十个楼盘,开发总面积逾700万平方米。
除重点据守北京一线城市外,新华联较早开始了二、三、四线城市的进军。分别在河北、安徽、湖南、广东、湖北等地开发多个大型项目,并配套开发4家以上的五星级酒店。
他表示,在15年到2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6%有望达到60%,给房地产业依然留有广大的发展空间,精细化将成为新方向。新华联地产正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即由单一的住宅开发转向为“住宅开发+商业地产开发”,由单纯的销售转向为“房产销售+自持物业”,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新华联已经陆续开发像新华联大厦、新华联丽港酒店等商业物业,在房地产的转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新华联不动产董秘杭冠宇认为,这次重组借到的是一个干净的壳,上市不仅仅是实现了地产业“寒冬”中的一次破冰,其19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强大实力与把握好的良好机遇实现了一次完美对接。
胡章鸿认为,新华联此次借壳上市,还是属于证监会对“历史遗留”问题的个案处理,不表示对地产股的开闸。但长远来看,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新华联地产不但拯救了一个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自己还将如虎添翼,与股东一道点燃新的希望。
新华联此次入主,已对重组后的公司未来3年的经营业绩做出了承诺。新华联不动产董事长傅军对未来的预期是,“2015年新华联不动产要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年利润10亿元、年开复工面积100万平方米、自持商业等物业100万平方米的发展目标。”
这一目标,或许会给投资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