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138com太阳集团总裁傅军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具体落实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的建议》的提案。傅军认为,“新36条”的颁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市场机遇,深得民营企业的拥护,也进一步坚定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提振了民间投资的意愿。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36条”还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范围,但如何进入,采取何种方式,能占多大比重,如何与现有垄断国企协调,则并未有明确细则,因而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由于存在政策执行障碍,局部利益群体从中作梗,改革步伐推进缓慢,“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傅军说,盘活民间资本,不仅是民间资本自身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鼓励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大计,也关系到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方向性选择。如果有规定不能落实、有政策没法执行,不但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更会让民间资本失去信心。而要使“新36条”真正能发挥作用、产生实效,关键在于政府管理部门真正消除“忌私”观念,真正打破垄断行业准入壁垒,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真正建立民间投资社会服务体系,有效形成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为此,他建议国家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在以下四个方面拉动民间投资:
一是尽快出台“新36条”的相关配套措施。目前,在法律和政策规定层面,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和相关措施规定基本上是清楚的,主要问题在操作层面。因此,希望国务院敦促各部委针对“新36条”尽快出台具体而明确的配套细则,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自身话语权和获得稳定、可靠的投资收益权。为保证实施细则的执行效果,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有监督,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新36条”是否落实进行督查,以此促进“新36条”能真正“落地”,使民间投资在拉动内需上大有作为。
二是落实民间资本进入难以涉足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基础产业和基础实施建设都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产业。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积累,不少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投资能力强、经营管理机制先进的现代企业,具备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实力和条件。近年来,国家虽对民间资本敞开了大门,但由于种种限制,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领域一直是民间资本投资涉足最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因而也是民间投资进入最为不足的领域。为了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建议国家支持更多的优势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大显身手。
三是落实民间资本进入门槛很高的金融服务业。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数量不足、结构单一,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严重匮乏,导致民间投资融资困难,从长远看也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金融业作为垄断性极强的行业,民间资本想进入也非常困难,只能争抢极其有限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份额。为了让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发挥更大作用,建议国家按照“金融产品分大小、金融服务分对象、金融机构分层次”的思路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让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能兴办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公司等,而不是只当配角,更好地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落实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最强的电信、石油、铁路等行业。对于竞争性领域,国家都应遵循市场规律,放开竞争。比如石油就是竞争性产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石油公司都是民营的,不存在特殊性。但目前,国资委仍规定电信、石化等七大行业的国有资本要有绝对的控制力。这就意味着民营资本要进入这些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导致国有资本在电信、石油、铁路等行业和领域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议国家不但从政策层面真正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石油、电信、铁路等垄断领域,还要给民间资本的进入开辟绿色通道,清除一切不合理的限制法规,给出时间表,使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享受同等市场待遇,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